人才引进面试现场调研题,人才引进面试现场调研题目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才引进面试现场调研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人才引进面试现场调研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事业编制招聘中的面试水分重吗?
我现在是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员工,去年刚参加完全市的事业单位统考,我可以说说我的经历给大家参考一下。我是一次上岸的,所以可能看的没有那么透彻,但是应该也足够能说明问题。
首先说明一下我肯定是没有水分的。我们当时的面试,虽然说要求的是面试时不能说出自己的个人信息,否则被取消面试资格,但是其实所有的面试官是知道你的个人信息,也知道当前进来面试的是哪一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的面试都是事先分组分好的,哪几个招考单位的面试者进哪间房面试,都是直接安排了,并不是当场去抽签的。也就是说是按招考单位去分组的。
在我上岸进单位以前,我一直认为面试官是随机抽调的,否则怎么避嫌呢?但是在我上班后我才发现,当时我的面试官中有2位其实是我的上级领导,一位是直属领导,一位是分管领导。也就是说其实当时的分组,一方面是按招考单位分组,另一方面,其实里面的面试官也是招考单位的相关人员。
所以有没有水分我也不好评判,但是这样的安排肯定不太妥当。
笔者有考官证,也参加过几次全省公务员招录面试和一些事业单位招聘面试,就参加的经验提供些建议。
结构化面试
事业单位面试一般采取结构化面试的方式,有4道题,15分钟答题时间,其中有5分钟准备时间、10分钟答题,也可以不用准备直接答题。结构化面试,一般有回答的套路,面试前适当参加培训,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
题目来源
现在,市级以下单位几乎不去单独命题,统一要求省里命题。题目押送方式类似于高考,由公安、纪检组和其他工作人员负责押送,到考点后封闭至考试结束。
面试现场
结构后面试现场,一般有11个人,包含7个考官(一个主考官)、1个纪检监督人员、2名工作人员(计时员、计分员)和一位录像技术人员,当场亮分,全场录像,确保公平公正。同时,很多事业单位招聘,从外县、市考官库抽取考官,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情问题”。
公示制度
当天面试结束后,会对当天同一职位的考生成绩(包含笔试、面试)进行公示,接受监督。
人情问题
打招呼现象肯定存在,但能和谁打招呼呢?考官?考官库里那么多考官,就能确定打招呼的考官能抽到?其他工作人员?现场纪检监督、现场录像,一个小眼神都被记录下来,谁敢冒险,另外工作人员也没权力打分。所以打招呼等于“白打”。现在这个从严治党环境下,没几个人会为了点小恩小惠去做违背原则的事,基本实现了“不敢腐”的目标。
所以,在如此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题主要想的如何认真复习、努力准备,确保发挥正常,甚至超常发挥,最终的录取还是靠自身实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欢迎关注交流。)
现在机关事业单位逢进必考,类似于高考,已经非常公开、公正、透明,几乎没有可操作的空间。因此,关于事业单位的面试,我想你应该知道几点:
第一,事业单位招录人员目前基本上采用统考的方式解决,由人社部门统筹安排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只有笔试通过了才有面试资格,因此机会对于每一个人都是均等的。少数事业单位单独招考,一般也会在人社局主导下进行,同样需要走笔试面试环节,难度与统考无异。
第二,报考事业单位笔试通过后进入面试环节,统一按照3:1的比例按照分数从高到低抽取面试人选。面试的试题由人社部门统一从专业的题库中抽取或者由专业考试机构提供,全程密封,直到进入考场才解封,期间所有与试题有接触特别是运送试题的人员全部实行封闭管理,在考试结束前不得离开指定空间。考官也全部从考官库中抽取,在进入考场前,所有考官集中在一个考场,直到考前半个小时才抽签决定谁去哪个考场,期间根本无从知晓,更不用说面试人员了。在这样严格的程序隔离、物理隔离下,几乎不可能有人有那么大的能量作弊。因此面试可以说是完全凭个人实力上岸。
第三,事业单位招考除了笔试面试外,还有一种招考方式,那就是直接面试考核。相对来说,这种考试方式难度会低一些,而且因为多半是用人单位在主导(人社局同样全程介入),不排除有一定的指向性,但关键还得报考人自身面试过硬,否则也过不了关。而且,这种直接面试考核的方式对报考人的条件要求也比较高,比如要求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职称资格,报考的人数不会太多,客观上也降低了考试的难度。
总的来说,不管你信不信,事业单位的笔试面试还是非常透明的,并不存在你所说的水分问题。如果进入了面试环节,你需要考虑的是怎么去应试,而不是想七想八担心被人做手脚。
如果是人社局统一组织面试,基本是公平的。但如是主管局组织面试,水分还是有的。我们来谈一谈主管局组织的面试为什么会产生水分:
1、面试考官来源。如果是某事业单位招聘人员,通过非常公平的笔试后,进入面试阶段。主管部门面试的考官主要来源于单位内设人事相关部门和所考的事业单位领导,这些人在工作中都是非常熟悉的,这与公务员的面试考官随机抽取截然不同。所以,如果某领导想录取谁,可操作性非常强,而且现实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
2、考生信息的提前知晓。因为是事业单位的主管局负责人事招考,所以在进入面试资格审查时,所有的考生信息已经全部被主管局领导或者所考单位的领导知晓。这些人对所有考生情况有所预判,加之考官之间也比较熟悉,如果想录取谁,只需在面试中将分值普遍提高即可。这也造成了由主管部门面试时的水分含量增加。
3、对男性考生的偏爱。在机关事业单位中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每年招考,领导是非常偏爱有男性考生报考并且能够突出重围,进入单位工作(背后的原因,可能大家都比较了解)。在公务员招考过程当中,因为所有环节都是随机的,无任何背后的可操作性。而在由主管局组织的事业单位面试中就不一样了,一旦有男生进入到面试,他就可能被所招录单位领导偏爱,面试环节通过打高分的情况,使其进入体检环节。
4、笔试1:5进面试比例设置背后的“猫腻”。事业单位笔试1比5进面,有些人觉得是增加了进面试的机会,在单位负责人事工作的同志可能都知道这种比例设置方式背后作用。一是因人设岗,增加被选择对象进面试的机会;二是为了招录男性考生(因为大家都知道,女生考生在这种考试中特别能考),通过增加进面人数,增大能录用到男生的概率。当然,我们不排除单位为了选择更优秀的人才而设置这样的比例。
所以,在报考事业单位考试前,一定要综合了解当地的招考流程,面试组织方式,以及岗位比例等等再决定自己所报的岗位。如果当地的事业单位招考面试是主管部门组织,而且岗位是1比5进面试,最好是要提前打听一下了。
整体来看,我们国内现在的招录招考工作还是比较规范的,公平性还是非常高。但事业单位的招聘公平性可能无法与公务员招录公平性相比较。以上所说的情形,确实是增加了事业单位招考中的水分。
一大早集合,收手机,抽签。考官也抽签临时确定去哪个考场。按照抽签结果,三十人资格考场,候场在三楼,考场在二楼。考试完直接去一楼,所有人都考完,直接拉回三楼现场公布分数。我不敢说绝对公平,但是真的是把公平做到极致了。
我们是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008年公招2名前台工作人员(事业编),我们单位人事科将公招需求报主管局,当时我们的条件是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应届毕业生等,主管局经过研究后,把我们的条件改为大专(含电大、夜大、业大、函大、职大、自考等)、年龄改为35岁以下、不限专业。条件放这么宽,我们觉得很奇怪,最后一打听,听说是为了照顾局领导驾驶员的老婆,让她有资格报名和考试。
因为条件放宽,我们公招2名工作人员,有1000多人报名,那驾驶员的老婆考到300多名,连面试也没进。
当时,我们还公招了另一个岗位(事业编),那个岗位已有一个人在单位做临时工,是单位一个副职领导介绍来的,为了招她,我们也是专门将条件设置成符合她的要求,因为有专业限制,那个岗位招2名有40多人报名,结果考上的是两名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单位想要招的那名临时工考到倒数第2名,面试也没进。
事业单位公招还是相对公正的,有关系的人首先要经过笔试,笔试会卡大部分人,然后按1:3比例进入面试。
面试一般是5-7名考官组成,考场系全程监控,考官并不知道每个考生的笔试成绩,我们系统的考官一般由事业单位领导+主管局的领导+人社局的专家组成,都是入场时现场抽签分组(入场即收通讯工具),考生碰巧分到熟人那组机率很小,考生也不可能认识所有考官;考生也是入场时现场抽签分组(入场即收通讯工具),面试时只能报抽签序号,不能报姓名,所以面试应该是公正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才引进面试现场调研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才引进面试现场调研题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