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如何培养人才 人才培养的小故事,人才培养的小故事有哪些

人才培养的小故事,人才培养的小故事有哪些

人才无忧网 如何培养人才 2024-10-16 00:17:05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人才培养的小故事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人才培养的小故事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教育子女成才的人物或故事?

今天我在这里说的这个人物是一位普通的妇女王淑贞,她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以及严格的家风家教,将自己13个子女全部培养成博士的故事。

人才培养的小故事,人才培养的小故事有哪些

王淑贞与丈夫李浩民

这个妇女名字叫王淑贞,1897年生于江苏南通县如皋镇,她在那个时代算是一位知识女性,上过女子中学,写得一手好的文章,还很喜欢古典诗词和音乐。

19岁那年,王淑贞嫁给了李浩民,李浩民家境优良,有相关产业,可以说日子过得非常富足,从此王淑贞过上了相夫教子的生活。夫妻二人十分恩爱,王淑贞为李家一共生了8个女儿5个儿子,一共13个孩子。

王淑贞老人与儿子李昌钰

李浩民经营粮行,王淑贞操持家务,如果一直这样,他们的日子会幸福长久,但是生活就是多变的,1948年,李家举家迁往台湾,1949年春节前,李浩民在苏南买了一批鱼苗,乘太平轮运往台湾,但船遭遇海难,李浩民不幸遇难,时年50多岁。

噩耗很快传到台湾的家里,王淑贞不死心,她雇用飞机到失事海域搜寻,最终也没有什么结果。“太平轮”事件后,李家任财两空,自此李家开始衰落。家中失去了顶梁柱并没有打败王淑贞,擦干眼泪,王淑贞自己一个人将这个价支撑了起来。

王淑贞老人

历史上有哪些不忘初心矢志不移的名人?

毫无疑问,不忘初心矢志不移的莫过于毛主席。

毛主席在十三岁变写下了《呈父亲》的立志诗,诗曰: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可见毛主席从小便志向远大。

毛主席自从接触到《共产党宣言》后,就坚定了要改变中国的社会结构,推翻三座大山,他于1920年提出新民学会的时候说“要变为主义的结合才好,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这个时候,已经坚定了共产主义道路,并与何叔衡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这一年,他才27岁。

1927年8月1日,这是个伟大的日子,南昌起义的成功让毛主席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结论,他同时领导了秋收起义。并于同年十月创立了井冈山根据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树立了我国农村包围城市的新战略。1934年由于左倾主义的泛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走上长征的道路,毛主席写下了壮丽诗篇《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938年,日军侵华致使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毛主席在延安发表了著名的《论持久战》,驳斥了日本人快速灭中国之说。打败日本人后,国民党部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毛主席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1948年12月30日,为新年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

1949年,通过三大战役,人民解放军迅速扫清国民党反动派势力,蒋介石逃亡到台湾,大陆除了西藏等少数地方基本解放。1949年10月1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基本任务,实现了毛主席推翻三座大山的宏愿。

毛主席不忘初心,一生致力于改变国家面貌的革命斗争,终于引领并确立了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真正的共产主义战士,真正的民族英雄,真正的伟人!

每每看到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中气十足的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我泪如泉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创者就是一群不忘初心的人,其中受到万众敬仰的周总理就是其中的代表。

1910年12岁那年,周恩来离开家乡,来到了东北。当时中国正值晚晴政府统治,晚晴的软弱无能让中国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而中国人也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人在国内外都是低人一等,而当时的东北,是帝国主义列强在华争夺的焦点,各国洋人在中国横行霸道,欺负中国人。

当时周恩来到达沈阳之后,亲眼目睹了外国人在中国地界的嚣张跋扈,所以当周恩来进入进了东关模范学校读书时,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从此之后周恩来就将中华之崛起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一生为中国奋斗,1919年9月入南开大学学习,在五四运动中成为天津学生界的领导人,开启了他拯救中国的路途。

周总理的一生都在为中国事业贡献力量,在北伐中为了打到旧军阀,他积极参加,但是在蒋介石分裂革命时,他没有选择蒋介石的高官厚禄,而是毅然的举行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革命的第一枪。

南昌起义之后周总理继续坚持在白区工作,为保证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工作的安全,为联系和指导各地区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为发展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秘密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到苏区之后,周总理发现毛主席的独特领导艺术和政治智慧后,主动的将手中的权利让给毛主席,并且在遵义会议还劝说博古放弃手中的权利。周总理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围绕在毛主席的左右,一同为中华崛起而努力。

周总理一生担任总理时间长达28年,在新中国的成立之后,他披肝沥胆的建设国家。在“文化大革命”极端复杂的特殊环境下,周恩来同志忍辱负重,苦撑危局,作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全力维护党和国家正常工作的运转,全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尽一切可能减少损失。

1972年他被诊断出患有膀胱癌后,仍然坚持工作。1973年,他重返延安时,目睹群众生活仍然贫困的情景,禁不住潸然泪下,痛心地自责对不起老区人民。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人民的总理周恩来,在十岁时就已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宏大抱负,并为这一理想的实现奋斗终身。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周总理看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毅然决然地投身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事业中去。为了联合一切能够联合的力量,以周总理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与国民党联合共同创立了黄埔军校,培育了第一支真正的革命武装,并亲自领导上海第三次工人起义,从军阀手中夺回了上海。


1927年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以周总理的地位与威望,如果与国民党妥协合作,将能毫不费力地获得高官显爵,但他深知已经变质了的国民党不仅不会救国救民,还会祸国殃民,所以断然与反动势力决裂,领导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

此后22年,无论是领导特科工作锄奸,还是指挥第四次反“围剿”大败国民党军,还是支持毛主席正确领导,以及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协助毛主席指挥解放全国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周总理始终活跃在中华民族革命事业的第一线。老对手蒋介石由衷称赞周总理“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周总理的大公无私,视个人生死如鸿毛,视国家民族利益如泰山的伟大革命精神,不容质疑!万古流芳!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27年里,周总理统筹全局,统领国家恢复,经济建设,外交,国防等多条战线,双脚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一人连接了亚欧非,他为中国人民的幸福,独立,自由和尊严耗尽了心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这些文字,纵手机打出来也让人眼眶湿润,我等后人只能向往总理音容风采,诚为憾事。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说: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周总理一生鞠躬尽瘁,功成不居,名垂青史,人民景仰,其无愧焉,其无愧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才培养的小故事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人才培养的小故事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