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如何培养人才 就业难招工难的解决措施(“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现象,其本质属于( ))

就业难招工难的解决措施(“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现象,其本质属于( ))

人才无忧网 如何培养人才 2023-12-26 07:00:48 791

当近700万应届大学毕业生遭遇史上最困难的就业季、当6月出口增长负增长、外贸企业举步维艰时,就业市场的情况如何?滑出“下限”的风险有多大?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在江浙地区采访时发现,外贸企业订单和单位面积利润下降是普遍现象。但并没有出现企业大规模倒闭,就业也没有大幅减少。 “就业难”、“招工难”。现象并存。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的专家分析称,总体来看,就业并未受到经济增速放缓的严重影响。主要原因是区域增长方式发生明显变化。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让很多工人就近就业。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凸显。

就业难招工难的解决措施(“就业难与用工荒”并存的现象,其本质属于( ))

订单减少+“招工难”

中国证券报记者走访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时发现,交易显得有些冷清,商户三五成群地聊天、喝茶。不少商家反映,今年以来订单量不断下降,单单利润也有所下降。来自欧美的订单量下降较快,普遍下降30%以上。尽管如此,今年的情况仍然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好很多,没有出现企业大规模破产的情况。大部分企业仍能维持正常运营,用工量没有明显下降。一些行业甚至出现了“招工难”的情况。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浙江、山东等地调研时发现,目前企业招聘用工形势总体较为稳定,并未出现大规模裁员情况。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发布的第二季度部分城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需状况最新分析显示,劳动力供需总体平衡。 104个监测城市中,用人单位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约609.2万人,招聘各类求职人员约569.6万人。职位空缺与求职人数之比约为1.07,环比下降0.03,同比上升0.02。

中国证券报记者在调研浙江传统劳动密集型纺织服装行业时发现,部分企业订单量较为稳定,部分企业订单大幅下滑。不过,无论订单增减,公司并没有出现员工减少的情况。相反,“招工难”。 ”更为突出。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郑跃胜近日表示,上半年不少省区市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力成本持续上涨,给企业就业带来很大困难。今年以来,在接受海关月度调查的近2000家外贸企业中,约有70%的企业每月反映成本上涨压力加大,产品竞争力逐渐减弱,出口变得越来越困难。更加困难。

然而,浙江东方之星控股集团今年的订单不但没有减少,反而稳步增长。 “虽然今年欧美经济形势不好,但我们的出口市场主要是中东等新兴市场,所以订单量一直稳定,没有下降。”浙江东方之星控股集团副总裁周天全笑着说,“我的公司很幸运”。但谈到招工时,他一脸愁容地说:“高级技术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

在东方之星控股集团的生产车间里,一排排针织机整齐地摆放着。周天全说,这些机器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每台价值近千万元。机器上有数百根比头发还细的针。不允许有任何操作失误,否则整条生产线将停工。因此,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是技术非常熟练的高级技师。一般这种技师十五、十六岁就开始向师傅学习,需要十几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成师傅”。这样的工人即使开出20万到25万元的年薪也很难招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二季度部分城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需情况分析报告显示,二季度与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需求增加,初级技能工人需求增加。减少。从供需比较来看,各技术级别的职位空缺与求职者的比例均大于1,说明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其中,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的职位空缺与求职者的比例较大,分别为2.26、2.23、2.02。

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对称

专家预测,未来“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将成为常态。

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移,未来纺织行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招工难”将日益明显。 “这种用工矛盾不是劳动力供给问题,而是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发的结构性矛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晓吉表示,“我国纺织企业大部分集中在沿海地区,主要依靠中西部地区提供劳动力。不过,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很多就业岗位,不少工人就近寻找工作,劳动力向沿海地区流动减少,导致沿海地区部分行业招工困难。 ”

《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年鉴》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主要劳动力输出省份出现了明显的人口回流。河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六大传统劳动力输出省份就业人口大幅增长,表明这些省份的就业人数大幅增加。往年的流出人口选择回流,这也说明更多的劳动人口正在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其他分析人士认为,雇佣关系的根本变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劳动力市场已从过去的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劳动者除了对工资、福利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外,对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医疗住房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没有完全适应这些变化,造成了“招工困难”。

与招工难并存的是“就业难”,尤其是大学生。 “就业难的根本问题不在于工资多少,而在于传统教育体系的缺陷导致劳动力供需结构不对称。”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传统上注重学历教育,现在要注重技能教育。这与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社会所需的技术人员和技能工人短缺,从就业观念的转变到经济结构的转型,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问题得到解决之前,就业难、招工难的问题将逐步解决。短期内会出现,而且会持续下去。”

中国社科院日前发布的《2013年经济蓝皮书》指出,从国内外环境看,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增速放缓等多重因素叠加。新增劳动力、失业人员再就业、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交织在一起,将共同加大就业压力,造成结构性、周期性、不平衡性失业。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就业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 “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已逐渐常态化,并开始从沿海地区向沿海地区转移。有在大陆蔓延之势。

加快体制机制改革是根本

分析人士认为,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是产业结构失衡。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中低端制造业为主、现代服务业薄弱的产业结构。随着劳动年龄人口减少,“招工难”问题将日益凸显;第三产业的落后也加剧了就业困难问题。去年,不仅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首次下降,而且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也长期以来首次下降。专家认为,2013年是人口红利消失之年。由于人口红利耗尽,未来就业市场的发展必然发生剧变。解决结构性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转变就业观念、完善服务业吸纳就业等制度改革。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张车伟表示,未来制造业在数量上进一步创造就业机会的空间越来越小。未来的发展空间在于升级和提高技术含量。目前生活服务行业的工资水平较低,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未来,劳动力供需变化将拉动城市工资水平的提升,倒逼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创新升级结构,从低效行业向高价值行业转型。”

从国际经验来看,通常第二产业升级后,白领、灰领岗位的供给会增加,特别是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会增加。与此同时,传统意义上的“傻、大、黑、粗”岗位将大幅减少。部分劳动力要向第三产业转移。研究表明,我国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创造70万个就业岗位。这说明调整产业结构、壮大第三产业可以释放大量就业岗位,解决就业问题。

我国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巨大。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还十分落后,这也意味着发展空间巨大。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仅有约36%的劳动人口从事第三产业,远低于发展中国家50%-60%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平。

“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挖掘内需潜力,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改革;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发展第三产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时间和人力,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提供优质的培训,让他们真正适应现代服务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其他要求更高的行业。需要。 “否则,就算有位置,他们也无法适应。”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进表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减少简单体力劳动需求,增加劳动力需求。脑力劳动和高技能劳动。其次,要加强劳动关系特别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和劳动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制。他建议,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增加普通劳动者收入,同时加强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就业向技能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