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校人才培养缺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高校人才培养缺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秦国在人才培养方面为什么不如山东六国?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只是感觉秦国庙堂上好像人才多来自与山东六国,但其实秦国自己培养的也不算差。
比如,历代秦王可是自己秦国自己培养的吧,没有秦国董事长的支持,哪会有那么多高质量CEO来投奔。再比如秦惠文王时期的司马错,赢疾,秦昭襄王时期的白起,灭六国的立下赫赫战功的王翦、王贲父子等都是地地道道的老秦人。再像蒙家,从蒙骜离齐入秦开始,几辈人都是在秦国出生,长大,已经是秦人了。秦国在人才培养方面一点也不比六国的差。
但是秦国最大人才缺陷,就是战略思想家,这些人确实大部分来自山东六国。秦国是在周平王东迁时才立国,又地处西陲,奉行周礼的中原各国根本就看不起秦国,百家学说的发源地在中原地区,在百家争鸣开始时,秦国还在为了能生存下去跟西戎,犬戎,义渠等部落抢地盘呢。没赶上开始,但秦国确实摘了百家学说的桃子。
秦国从孝公推出求贤令开始,疯狂的从六国招揽人才,高官厚禄,这对六国士子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机会。为什么魏国在魏文侯之后流失人才最多,齐国的稷下学宫在齐威王之后却不能为齐王所用,很大的原因是人才留不住。秦国在孝公变法后,有了一整套完整的人才引入上升机制,有了这个,六国培养的人,只要有真才实学,在秦国都有机会出人头地,这是秦国最厉害的地方。
秦国在孝公变法之后,因为奖励耕战,所以能培养大量的军事人才;又因为历史原因,没有培养战略思想人才的师资力量,只好重金引入,而六国士人如果在他们自己的母国君王面前待不下去了,要另选出入,看到变法后的秦国觉得自己有晋升空间,就会去秦国做官。这样造成了这样一种六国人才济济,秦国反而没有什么人才的假象。其实秦国也有人才,只不过他们都是这台战争机器中的一个小小零件,相对于丞相、上卿这样的大官不那么突出而已。
秦国祖先以前是周天子的马夫,地盘又是抢的西边蛮族的,所以东部六国人看不起秦国,很多本土人才也流向六国。秦国的人大学毕业后总想移民去山东发达国家,同样的社会结构下,人家肯定选六国那些已经发达的国家。但秦国社会制度一变,本土人才就有了机会。例如很多军事人才都是因为累积战功才上位的,比六国的贵族世袭要实用的多,也为人才提供了更有上升渠道。秦国引进的人才给提供了改革方向,撑起秦国的还是要靠本土人才。所以秦国不是本土人才不行,要是不行,哪里能够灭了六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缺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校人才培养缺陷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