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如何培养人才 1124人才培养,1221人才培养

1124人才培养,1221人才培养

人才无忧网 如何培养人才 2024-11-10 06:08:10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1124人才培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1124人才培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时候的契丹人,现在还有吗?

契丹源自一个古老的民族,他的根脉从未断过,并且一直延续至今。契丹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一条路线:东胡(战国)——鲜卑、乌桓(东汉至南北朝)——契丹(唐朝至五代十国)——大辽、西辽(五代末、北宋至元朝)——达斡尔人(辽国皇帝卫队斡尔朵军的后裔)。

1124人才培养,1221人才培养

如今,契丹人后裔主要分布于国内三个区域。

一、辽东。明末清初建立雅克萨城,曾被沙俄占领,后被清朝收复。如今他们大多数人聚居在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

二、新疆。清顺治年间,达斡尔人分别被编入索伦部落二十九佐领及达斡尔十一佐领。乾隆年间,索伦部被派往新疆伊犁霍尔果斯驻防,达斡尔人携家人在万里之遥的新疆定居。

三、云南。辽亡后,天祚帝八弟阿育率部转战西南,最终于云南一带定居,现有人口近10万,他们一直珍藏着19个契丹小字与一幅青牛白马图。

契丹人是现在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本人。根据达斡尔族传说及达斡尔人与契丹人生产、生活、习俗、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对比研究,史学家认为达斡尔族属辽代契丹的后裔,之后,史学家利用DNA技术的相关实验表明,契丹与达斡尔族有最近的遗传关系。

现代学者从已经挖掘出土的契丹古尸身上截下一块骨头,进行DNA检測,然后跟今天中国境内各民族对比,发现中国东北达斡尔族的基因跟契丹人最为相似。清朝末代皇后婉容就是达斡尔族。这个民族在金朝灭亡以后,属于东北女真各部中的野人女真,清朝时也编入八旗。

在清朝时期就有人认为达斡尔族是契丹人的后代,清朝人把达斡尔的酋长称为契丹酋长。因为他们的语言、风俗、习惯,很多都跟契丹人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东向拜日,举火烧天,狩猎、驯鹰,生活生产也跟契丹人很相似。达斡尔人酷爱下围棋,但是他们的围棋跟我们今天的围棋的形式不一样,而与辽墓中出土的围棋十分相似。

因此有学者认为,达斡尔人很有可能是契丹人的后代还有一个证据是达斡尔人供奉一尊神,叫作库烈儿佛。实际上库烈儿是一个人,八百多年前率领契丹人北迁的首领的名字。所以专家学者们认为,契丹人除了融入其他民族之外,可能还有一部回到了东北,世世代代生息繁行了下来。如果说契丹人有直系后裔的话,就应该是现在中国东北地区的达斡尔族。这个结论普遍被人接受。

后来学者在距离契丹老家万里之遥的云南,发现了契丹人的后裔,大概有十五万人。这些人自称为“本人”,他们现在的民族成分划成汉族了,但是这些人很有可能是当年跟随蒙古军南下,留在当地的契丹人的后代。1990年,研究者对今天的云南地区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当地的本人有很多姓,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姓氏前面加上两个字ー一阿莽,如阿莽蒋、阿莽李、阿葬赵,明清以后才把“阿莽”俩字去掉。

本人的体格特征与当地云南人也有明显不同,身材比较高大。调査还发现,本人的墓碑上有契丹小字。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户人家里发现了一部家谱,此人姓蒋,就是原来的阿葬蒋,这本家谱叫《勐板蒋氏家谱》,记载了这个家族的变迁,里边有这么几句话:“蒋氏祖先姓耶律氏,名阿保机,创建辽朝,为金所灭。后裔以阿为姓,又改为葬。”

辽国灭亡之后,他们用阿保机的名字的第一个字做姓,阿姓。后来觉得太明显,就改成莽姓。“在元初,随蒙古车队南征有功,授武略将军之职。明朝洪武年间,因麓川平细叛有功,分授长官司,并世袭土职。后又经历数代,改为蒋姓。”

有!

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国北方的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等,还有一部分发展成当今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一个叫做“本人”的群体。云南施甸的古墓里发现了契丹文,这就从侧面说明了当时的契丹人远远的迁徙到了云南,并没有在北方一直生存下去,专家表示当时有不少的契丹人跟随忽必烈去云南,所以今天在云南发现契丹人的后裔也是有可能的。


契丹人,古代游牧民族,居住在今蒙古国及中国东北地区,采取半农半牧生活,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但受到通古斯语族的强烈影响。契丹人的风俗习惯与汉人不同。契丹人髡发,服装通常为长袍左衽,圆领窄袖,裤脚放靴筒内。契丹人住所为毡帐,皇帝的御帐称为捺钵。辽国契丹人只有皇族帐和后族帐的人才有姓,两帐之外的其他契丹人是没有姓的。契丹人大多融入其他中国北方的民族,如女真族、蒙古族等,还有一部分发展成当今的达斡尔族,和云南的一个叫做“本人”的群体。


公元907—1125年间,中国北方有一个国家,那就是辽国,由契丹人建立,享国祚200多年之久,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只有清朝比它存在的年限长。916年,耶律阿保机称帝,年号神册,建国号契丹。947年,改国号为大辽。1124年,中京决战失败,耶律大石率部西迁。1125年,辽国为金所灭。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史称“西辽”。1218年,西辽政权为蒙古所灭。

辽全盛时,疆域从东北至今日本海黑龙江口,北至蒙古国中部的楞格河、石勒喀河一带,西到阿尔泰山,南部至今天津市的海河、河北省霸县、山西省雁门关一线与北宋交界,与当时统治中原的宋朝相对峙。契丹国力强大,以至于当时西方国家以外契丹就是中国。所以,直至今天,俄罗斯、伊朗、土耳其等国扔把“契丹”作为对中国的称呼。契丹国力鼎盛之时,有900多万人口,周边的西夏、北宋及草原部落纷纷向其进献岁币。

但就这样一个赫赫大国,最后也难逃灭亡的结局,最终为崛起的女真所灭。之后便逐渐销声匿迹,契丹人仿佛集体消失了一般,它们究竟去了哪里呢?

契丹的本意是“镔铁”,来象征契丹人顽强的意志和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可叹镔铁遇到了金,呼啦啦似大厦将倾,只十年不到,就被金国给掀翻,转身成为了金国人的奴隶,反转之势,让人瞠目。

辽国灭亡后,一部分契丹子民在耶律大石的带领下远走西域,创建了西辽帝国,称霸中亚地区。由于长期对外战争,西辽的国力逐步走向衰落,于1218年西辽被铁木真蒙古大军所灭。

西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周边民族多如牛毛,作为人口少数的契丹人和汉人,与当地占多数的回鹘人、突厥人长期相处、通婚,适应了当地的习俗,逐渐融合于回鹘或其他突厥民族中。

而原先辽国疆域内的契丹人则主要流向了这三个方向:

汉化融合

金国灭辽后,一部分契丹人散落各地,为了避祸改为汉姓,逐渐被北方汉族及其他民族同化融合。如蒙古国宰相耶律楚材父子虽然的契丹人,但却是地地道道的儒者,完全汉化了。

改名易族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1124人才培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1124人才培养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