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如何培养人才 彝族古歌人才培养,彝族古歌人才培养方案

彝族古歌人才培养,彝族古歌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无忧网 如何培养人才 2024-09-14 12:51:58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彝族古歌人才培养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彝族古歌人才培养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彝族的大祭司毕摩是怎样的一群人,现在还存在吗?

彝语中“毕”是背诵,“摩”是老者之意,各地方言不同,贵州多写做布摩,滇南读音是呗麻,多数统一写为毕摩,也有写成白马的,但这只是汉字的不同。

彝族古歌人才培养,彝族古歌人才培养方案

毕摩是彝族人的知识分子,在古代社会见了君长(后称土司)也不用下跪,是彝族人中撑握彝文的人(于是有些地方称古彝文为毕摩文),是彝族文化的传播者和记录者,具体社会活动中指导农耕,主持各种祭祀,翻译传播外来文明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毕摩的职能只剩主持祭祀,但少部分毕摩仍然在努力,收集古歌,古诗。

毕摩数量虽然慢慢在减少,但还很多。只要有毕摩的彝区,彝风就浓厚,而沒毕摩的彝区,彝风就淡一些。


毕摩是彝族传统社会中的神职人员,专门从事宗教活动,有勾连神鬼的本领,在彝族中享有特殊地位。

专门的神职人员毕摩之所以会产生,自然有它的文化基础,即是彝族人民的鬼神信仰。

在彝族传统社会里,有些家族的“毕摩”是世袭的,比如井克、吉里家族都是如此。已故的毕摩被后代的毕摩奉为神灵以尊拜,同时他们也会保佑自己的后代毕摩法事成功。

这也是毕摩这个行业的特殊之处,他们除了有与普通彝族人民一样的鬼神信仰以外,还有毕摩神信仰,这些毕摩神可以是有血缘关系的祖先神,也可以是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与毕摩行业有突出贡献的行业神。

《毕摩普系经》是每个毕摩家族中必有的经典,毕摩们通过口诵经文请出谱系中的毕摩祖先神。

这种行为既可以确立血缘关系,又可以护佑巫术仪式的成功。

毕摩对经书神灵、法具神灵以及各种自然神灵都有尊奉。

族长:供拜天.地.祖.传谱。

巫师:主持仪式.传史.兼医。

首长:带青壮巡自安及劳做.采.集.渔.猎.传技。

彝族称巫为毕摩,萨满称巫为法师或祭师。

汉族单姓大村称族长为长者,巫师为主事,首长为办事.忙事。

各行业都有祖师爷替代神,总掌门如族长,联络如巫,大弟子如首长。

帝王的祖如神,帝王如族长,丞相如巫,文武第一臣如首长,

千万变不离其本态,这就是“易”法。

易学专研易法式。

现见“易经”不是易学,而是爻变的卦易式,归易内,但述卦,不述易。但都呈万变不离其宗的。即,质不变,其它一切都变了。

我云南的,我们那里就有,在彝族人中还是挺有地位的。一般都是父亲教儿子,家里世代供奉牌位,法器经书都是一代传一代,有很多禁忌也要忌口比如不能吃不放血的东西也就是死的东西,不能吃狗肉之类的。要从小培养自己苦心修炼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毕摩,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学成的。有实力的招魂,做法的很厉害,比如就算你脚不能走了他可以通过招魂让你跑起来。能看见鬼魂,杀鬼魂。分两种毕摩尼……

布依族是个什么样的民族?有哪些优秀的文化遗产?

布依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它主要分布于贵州,四川多地,现有305万多人,其中,贵州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地区,布依族语言属汉藏语壮侗语族,没有不民族文字,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亨有“水稻民族”之称。

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较多样,比如:“水书习俗”“水族端午”,“水族马尾秀”,“八音坐唱”等等,都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民俗文化。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有287万余人。现位居全国56个民族人口排名第12位。

  丁布依文。布依族以农业为主,布依人的祖先百越民族最先发明了水稻种植,为世界稻作文明作出重要贡献。享有“水稻民族”之称。秦汉时期布依区的社会生产力已相当发达。

  1953年,贵州省各地布依族代表经过协商,根据本民族的意愿,正式统一用本民族共同自称

  

布依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2545059人,其中贵州省有200多万人,占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主要聚居在黔南和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及贵州的都匀、荔波、独山、平塘、镇宁等10个县(市)。其余散居于云南、四川、广西等省(区)。 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20世纪50年代创制了布依文,但未能普遍推广,现在通用汉文的较多。 布依族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的历史较为悠久。享有“水稻民族”之称。红水河流域还是中国最重要的林区之一。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布依族与古代的“僚”、“百越”、“百濮”有渊源关系。唐代史称“西南蛮”,宋元以后称“蕃”、“仲家蛮”,明、清称“仲蛮”,新中国成立后,才称为布依族。

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同一个民族,都是古代百越的一支,只是壮族主要生活在广西,布依主要生活在贵州。如今布依族人还保留着一些古代越人的风俗习惯,如居住干栏式房屋、敲击铜鼓等。也有人认为,西汉时的夜郎国,与今布依族有渊源关系。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越”,部分布依族人自称为“布依”、“布曼”,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的共同自称,统一用“布依”作为民族名称。

六月六是布依族人民的传统佳节,由于居住地区不同,过节的日期也不统一, 有的地区六月初六过节,称为六月六;有的地区六月十六日或农历六月二十六日过 节,称为六月街或六月桥。

布依族人民十分重视这个节日,有过“小年”之称。

“六月六”节已有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各地传说不同,其中有一个说法是:在远 古的洪荒年代,布依族的先人“盘古”在劳动中积累了栽培水稻的经验,年年丰收。

后来他与龙王的女儿结婚,生了一个儿子,取名新横。一次儿子冒犯了母亲,龙女 一气之下返回龙宫,再不回来。“盘古”没有办法,只好再娶。一年的六月六日盘 古死去,新横从此遭到继母虐待,几乎被害。

他忍无可忍,便上天控告继母,并发誓 要毁掉她栽培的水稻秧苗。继母知道后,万分后悔,终于与新横和好,并于每年六 月六日盘古逝世这天杀猪宰鸭、做粑粑供祭盘古。 因此布依族人民每年六月六日 都举行祭盘古、供祖先的活动,以示子孙延续、五谷丰收。

年复一年,就形成了这个 民族节日。

节日来临,各村寨都要杀鸡宰猪,用白纸做成三角形的小旗,沾上鸡血或猪血 后插在庄稼地里,传说这样做“天马”(蝗虫)就不会来吃庄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彝族古歌人才培养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彝族古歌人才培养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资讯